但他說,有位富商之子平日不學無術,愛喝酒逛花樓,曾酒後在花樓大言不慚,
提及秀才名額是他囊中之物,當日在場有好幾個學子聽到了。
另一個學子,舉報的是四月府試有人作弊,說是在考卷上做有標記,裡外勾結。”
上次府試,他們來之前,根本沒有聽說此事,反而來了,之前的事卻被捅開了,看樣子之前有人阻止了消息的擴散,若不是那封密信,都還被蒙在鼓裡。
縣府院試,並沒有後麵的鄉試嚴格,出題情況也不一樣。
鄉試的考官由朝廷欽派,正、副考官各一人,從進士出身的侍郎以下京官中選拔,任命時間因中央到各省的距離遠近而不同。
正、副考官一經任命,必須儘快啟程,在考試日期前到達指定的省份。
鄉試,不到開考,根本不知道考官是誰。
但縣府院試,由當地知縣、知府主持,有很大的可操作空間。
院試雖然用了糊名製度,但相關考官都是府衙的人,難保不會有人勾結考生。
輕輕放下茶杯,何淮臉色一沉,聲音低緩而肅然。
“李大人,最後一位說了什麼?”
“這最後一位,還是請何大人看證詞吧。”
李正清實在不知道如何開口,這位考生舉報的是知府家的下人,販賣消息,讓當地富商家的子弟,在試卷上作弊,提前約定好一句話,考生在答題的過程中,寫出來。
雖然謄錄院,將試卷內容全部謄寫一遍,不會認得筆記,但若是考官與考生約定,用四書五經裡不常用的字句,作為約定。
當考官看到了,便會心領神會將試卷留下。
批閱考卷的結果,是多人共同商議的,有一些內容大體差不多,也沒有問題,但會因為考官喜好不同,呈現兩種結果。
那些留下約定的試卷,就會通過這種光明正大的方式,全部錄取。
看完證詞,何淮緩緩站起來,雙手負後,來回踱步,麵露慍色。
“豈有此理,堂堂一個州府,竟然如此腐敗,上行下效,查,一定要嚴查。讓人去把縣、府、院所有通過的考生答卷,統統送過來,一一仔細核查清楚。我倒要看看,究竟能揪出多少作弊人員!”
證詞上,明確指出知府和當地富商來往密切,偶爾會指點這幾家的學子。
而經過他指點這幾位學子,竟然全部都通過了府試以及院試。
這幾位學子,在書院中名聲不顯,一到考試卻能脫穎而出。
“這事涉及到官員,還需要確鑿證據,如今鬨得學子群情激奮,必須慎之又慎。”
兩人又商量了接下來的對策,先從試卷作為突破口,將人員揪出來,一一詢問,威嚴之下,定有人會露出馬腳。
一連兩天,外麵鬨的人心惶惶,本來中了秀才,應是喜慶的日子,結果現在鬨得滿城風雨,大有山雨欲來的節奏。
時不時就聽到學子被帶走的消息,人被帶走,就沒有出來的,也不知道具體情況。
原本在宅子裡,安心等待結果,突然第二天下午,有三個士兵上門來敲門。
“這裡可是烏程縣考生林向安和楊輝的住所?”
喜歡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我在古代考公,商家子的趕考日常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