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路,走了嗎?”麵館老板悶聲問道。
“走了,說要去見一位老朋友。”她盯著照片緩緩說道。
“好多年沒看到他這麼傷心了,雖然以前他也曾經傷心過。”麵館老板坐在了路遠航曾經坐在的位置上,看著桌上碗裡沒吃幾口的麵條說道。
餘霞一言不發,她收起了手機,想聽著麵館老板繼續講下去。
“啊~讓我想想,我上次見他還是在19年那會,那是我們這兩年裡唯一一次見麵,他來到這裡獨自一人喝著悶酒,周圍的鄰裡街坊都知道他上了最好的學校,有超越著大部分人的廣闊前途。”他拿起桌子旁放著的一雙新筷子,埋頭吃了一口碗裡已經冷掉的麵條,味道不禁讓他感到有些懷念。
“按理說一個即將獲得新生的人不會沒有理由悲傷,這讓我感到好奇,雖然每天店裡形形色色的人進出,我早已對任何人都提不起興趣。但唯獨他,讓我看到了另一種悲傷,一種功成名就的悲傷。”
“現在是功敗垂成啊。”難得她感慨道。
“那天我們吃了同一碗麵,我陪他喝了同一瓶酒。他沒有成功後的喜悅,沒有對未來的開心,卻樂此不疲的做一個喝個爛醉的酒鬼。”麵館老板的臉上多了幾分憂愁,“不過,我兒子就沒他這麼好運,沒能考上心儀的學校讓他備受煎熬。”
“那會我也算是借酒消愁吧,索性就想知道他為什麼考上那麼好的學校還會悲傷,也就是在這這張桌子上,我陪他坐了很久。”麵館老板說到這放下了筷子,拿出了打火機點燃一支煙。
渺渺升起的煙霧阻礙了他的臉,刺鼻的煙味讓餘霞有些難以忍受,可她還是微微皺起眉頭強忍著,想要聽他繼續講下去。
“可能在酒精的襯托下,人心也難免有些脆弱。”他說完吸了一口煙緩緩吐出,飽經風霜的臉上皺紋也逐漸舒展,“我問他,為什麼會悲傷呢?你已經超越的大部分的同齡人,已經站在了更高的,這明明是件令人高興的事情啊。可他的回答卻讓我不禁感到一陣後怕。”
酒館老板重重地吸了一口煙,燃燒著的煙蒂已經讓他的指縫之間感到一絲熾熱。他抖掉已經燃了大半的煙灰,繼續吐出心中積鬱已久的話。
“他說,這不是他想要的。可我不明白,一個年輕的人怎麼會知道自己想要什麼?於是我繼續問他,能考上漢尼米歐學院的人又怎麼會缺少他想要的東西呢?”
麵館老板繼續思索著說,“和他喝酒之際,我又想起了我的兒子,明明他也很優秀,但是人生路上卻屢屢受阻。這到底是為什麼?有人夢寐以求的東西,有人卻不想要。”
“那您的兒子現在情況怎麼樣?”餘霞詢問道。
“他啊,沒能考上心儀的學校讓他患了抑鬱症,早早就休學了。醫生和我說他太過焦慮了,其實我早就應該和他說不用太過自責,可是已經晚了,現在他的這個情況,都是我一手造成的。”
麵館老板一提起他的兒子就好像有千言萬語堵在胸口,寥寥草草地說了幾句也不願多說。餘霞也知道,這不是他的本意,麵館老板或許隻是不想讓他的兒子以後和他一起賣麵條,可他從未問過他兒子的想法。
結果是他總是毫無保留的付出,卻忘了問對方想不想要。
這讓她突然想起了《與神對話》書中有句話寫得很有道理,“現代人痛苦的部分根源還在於社會的壓力。眾多道德觀念、製度規範都會對個體施加約束,但這並不是個人焦慮感的來源。個人的焦灼更多地來自人與人之間的相互比較和相互指責。”
倘若沒有比較,沒有相互濫用的指責,那情況會不會變好呢?
“一切都會好起來的。”她輕聲安慰道。
麵館老板點了點頭繼續講著他和路遠航的故事,他又提到了之前的問題,疑惑和不解中又複述了一遍,“能考上漢尼米歐學院的人,又怎麼會缺少他想要的東西呢?”
麵館老板扔掉手中的煙頭,這麼多年過去兒子的情況讓他痛不欲生,他想改變,但是一直苦於奔波遲遲未能做出行動。他想起了他兒子的小時候,那時的他還是麵館的老板,兒子也在他的身邊開心快樂的成長。
現在的他依舊是麵館的老板,可為什麼一切都變了模樣呢?
“畢竟幾人真得鹿,不知終日夢為魚。”他近乎吟唱著說出了當年路遠航的回答。
餘霞聽完這句詩詞思考著,解析著,當年的他使用這個詩詞回答真的是太過於隱晦,以至於到現在麵館老板還留有疑惑。
這世上有幾個人能真正得到權勢富貴呢?人們隻是不知道自己終日活得像幻想中的自己罷了。
夢裡總是美好,現實無比殘酷,理想是得鹿夢魚,現實是夢鹿得魚。殘酷的現實就是這樣,無論用多麼華麗詞藻來修飾它,依然會讓人望而止步,使人沉浸在幻想裡,希望裡無法自拔。
餘霞想到這苦笑了一下,路遠航年紀輕輕怎麼還能說出深奧晦澀的詩句,這不是為他們徒增煩惱嘛。她想要安慰一下麵館老板,剛要開口,手機的電話鈴聲卻不合時宜地響了起來。
“不好意思,我有點事,咱們下次再聊吧。”餘霞看到手機上麵熟悉的來電號碼,一臉歉意地和麵館老板說。
“沒關係,沒關係,我也就是好久沒人和我說說心裡話了,所以想發發牢騷,您忙。”麵館老板連忙站起身,“這頓飯就算我請客了,歡迎你們下次再來。”
餘霞微笑著應下了回答,她邁著輕巧地步伐走出店門,在路上攔停了一輛剛剛經過的出租車,坐上車回撥了電話。手機放到耳邊一轉頭的瞬間,她透過窗戶看到了麵館老板繼續忙碌的身影。
他正自顧自地收拾桌上的碗筷,好像剛剛那個落寞的中年男人憑空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一位對生活充滿希望的人,一位勤勞而又勇敢的人。
餘霞看到這樣的一幕,讓她不由得想起了著名的喜劇大師卓彆林說的一段話。
人生從近些看是一場悲劇,從遠些看是一場喜劇。
他能扛的下身上的萬斤擔子,卻唯獨不能替他的兒子扛下這現實的殘酷真相。
喜歡重拾否暗潮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重拾否暗潮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