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春藥鋪!
此時的承恩侯府一片素白,前來悼念的人絡繹不絕。
靈堂設置在正院偏殿,京城的勳貴們在靈前燒香叩拜後,發現跪地答禮的隻有承恩侯的兩個庶子,世子竟是不在。
且說此時的侯府地牢中,二十出頭的承恩侯世子劉照望著被打得血肉模糊的侍衛,一股無力感油然而生。
自己出外辦差半年之久,回京來歇息了兩天,隻是去外室那溫存了一晚,侯府就遭此厄運。
當滿城封禁後,他驚疑不定的回到侯府,卻發現府裡已經變了天。
身為侯府頂梁柱的父親被人吊死在書房,而作為侯府定海神針的祖母,卻被驚得一反常態閉門不出,整日關在臥房啼哭不已。
當他跪在祖母臥房外請求一見時,祖母置若罔聞,卻指派貼身嬤嬤出來,附耳對他說了幾句話。
劉照當時便被驚得魂飛魄散。
外麵傳聞刺客殺害父親後還盜走了侯府的許多珠寶,劉照起初沒有在意。
侯府富貴,禦賜的珍寶信手拈來,丟失一兩件也不足為怪。
可他怎麼也沒想到刺客竟然精準的摸到了祖母的臥房,將那要命的東西盜了去。
劉照失魂落魄地離開老夫人的東院,往事不覺浮上心頭。
五年前,淮河兩岸突發百年一遇的大洪災。
沿河百姓死傷無數,更可怕的是災後糧食短缺,十幾萬災民流離失所,一路乞討著湧向周邊城鎮。
得知此情,皇上派出承恩侯劉宣威前去賑災。
那些年侯府常年秘密在北地搜尋一味珍奇藥材,耗資巨大,承恩侯便打起了賑災款的主意。
賑災過程走了個過場,百姓餓死無數,淮河兩岸屍橫遍野,最終引發民變。
幸虧承恩侯有所準備,一招禍水東引,讓淮陽知府程德方背了鍋。
成千上萬失去理智的災民蜂擁進知府衙門,將府衙一眾官員及程德芳全家亂棍打死。
承恩侯借此機會派發了少量糧食,險險全身而退。
此事震驚朝野,彈劾的奏折雪片般飛進禦書房。
程德方已死,無法追查,作為賑災欽差的承恩侯難辭其咎。
程德芳為政頗為清廉,風評甚好,多數朝廷命官都不信他會貪墨那帶血的救命糧款。
況且程德芳死後賑災款也不翼而飛,眾皆以為十有八九是承恩侯監守自盜。
可如今死無對證,不能硬扣承恩侯一個貪墨的罪名,禦史們也隻能上書要求治承恩侯一個失職之罪。
皇上極為震怒,欲要嚴懲承恩侯,隻是礙於老承恩侯當年的從龍之功,再加上皇後母子日日哭訴求情,一時猶疑起來。
劉宣威貪得了大部分賑災款,卻失了聖心,甚至麵臨牢獄之災。
長此以往,恐怕家族要衰敗下去,還可能影響大皇子的儲君之位。
危難之際,侯府老夫人果斷出手,偷偷進宮向皇帝獻上了一張古方。
按此方製作的還魂丹具有延年益壽、起死回生的功效。
隻可惜藥方上一味主藥名為還魂草,必須是生長在極寒之地,且藥齡在百年之上,方可成藥,極為難得。
侯府自老侯爺開始便四處尋訪,可惜將老侯爺熬死了也未能如願。
此藥方果然戳中了皇帝的軟肋,於是很快便對外宣稱,劉宣威雖有失職,卻非主犯。
程德芳利欲熏心,罪大惡極,但其本人及家人都已死在災民之手,不再追究。
現治劉宣威失職之罪,罰俸三年,並責成其父子輪流代皇上巡視極北苦寒之地,不得旨意不可擅自回京。
自此,京城各級官員及勳貴人家,再次見識到了侯府的能耐,憤憤不平的同時對侯府越發忌憚。
五年來,劉宣威父子輪流外出,足跡踏遍北地卻一直無果。
皇帝沉浸於自己的長壽夢中,時不時對承恩侯府施恩一番,近期又立了侯府的外孫、皇後之子為太子。
功夫不負有心人,此次劉照在外半年之久,曆儘千辛萬苦,終於在長白山之北花巨資購得了一株百年還魂草,對外卻秘而不宣。
劉照回京後先悄悄回了侯府,向父親和祖母稟報此事。
二人大喜過望,不約而同地決定昧下這株還魂草。
不過此事極為隱秘,隻有祖孫三人知道,但凡泄露一點,後果不堪設想。
於是劉照當即更衣進宮向皇帝回稟,隻說已有了還魂草的消息,隻是年關將近,北地又過於寒冷,積雪阻了路,行動艱難。
劉照打算回來休整一番,待來年開春定去為皇上將還魂草尋回來。
皇帝極為失望,五年時間過去了,他都快失去了耐性。
然而這等尋求長生之藥的事情又不能公之於眾,隻能依賴於侯府。
不過這次世子頗為自信,一番話重新撩撥起皇上的欲望。
他迫不及待地希望年關快些過去,侯府早些為他呈上仙丹。
於是皇帝忍下性子,恩威並施了一番,便放劉照出宮去了。
且說那古方上除了還魂草,還需要許多極為珍貴的藥材做為輔藥一同煉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