豈有最苦?苦海無涯。
得一葉扁舟本是萬幸。
·
一刻也沒有為考研落榜而哀悼。
即將趕到戰場的是年底前要搞定的三千字畢業論文開題報告和開題ppt!
·
常教授已經確定了我所選的那個研究方向確實有研究價值的可能。
但核心的心理學概念還需要從中提煉出來。
即,在那種具體的社會環境的情境中,到底蘊含著什麼值得我們去探求的心理學原理?
·
看來得從頭梳理一下才行。
·
我叫墨小典,是一個大四的心理係本科生。
我的父親叫墨雄,我的母親叫瑪莉婭。
我的家鄉坐落在西廣集團的桂森小鎮中。(好奇怪的描述)
瑪莉婭在小區裡經營著一家小賣部,墨雄經常下樓幫忙。
在一次訪談作業中,我從瑪莉婭和墨雄的口中得知了店裡孩子們的情況。
或許是小區旁邊有一所小學和幼兒園的緣故,孩子總是店裡最常見的小顧客。
一般而言,孩子們的消費行為是直接取決於父母給的零花錢多少的。
從常識上而言,孩子們在消費中表現的社交行為同樣和其消費行為存在相關甚至因果關係。
但現實往往比理論構想更加複雜,也更加魔幻。
從墨雄和瑪莉婭的口中,我得知了小區中的孩子們存在著非常多的,不同樣子的,消費與社交心理及現象。
【靈感在家庭教育中·父母對孩子在消費觀、經濟觀、金錢觀的理念、心理、教養行為·對孩子的消費心理、消費行為產生的影響·以及基於此而延申的對孩子社交心理、社交行為的影響。——並直接以零花錢為核心介導】
一、目前所知
(一)從消費行為上看孩子們的消費行為可分為以下幾類
a每天會在店裡消費一到兩次,一次一道三塊,買的都是五毛到一塊的小零食或小玩具,以零食居多。
b小學高年級到初中生的會有部分人,買飲料喝的同時買卡包玩。
c手上拿個幾十上百,自己一個人買很多吃的或者玩的,大型玩具或著一盒盒的卡包買著玩。
d手上拿個幾十上百,但同時招呼著一群同學朋友,大手花錢請客買吃的
e有錢,但跟在那些大手花錢的孩子身邊求人家請客。
f沒錢,跟在大款身邊求人家請客
g沒錢,想要買不起,偷東西。
h兩三個要好的朋友一起進店裡,一邊商量一邊買東西。
i賒賬型;父母在店裡賒賬,讓孩子們拿東西後記在帳上,父母直接向店主打錢。
(二)從社交行為上看,孩子們的社交行為在消費過程中可分為以下幾類
a大手請客的孩子王;通過花很多錢買很多吃的給朋友們請客以此滿足自身的社交需求。
b親密的好朋友型;三三倆倆結伴的親密同學,有三個子型
b1自買自的,一邊吃一邊聊天玩耍。
b2互相請客,今天我請你明天你請我。
b3一方沒錢,另一方買吃的時候要一口嘗嘗。
c無明顯社交型自己一個人來店裡消費再一個人離開。
d祈求型;纏著彆人求彆人請客消費。
e極度自卑型極其特殊的一種情況(但並不罕見),甚至父母連飯錢都不給,也沒有孩子跟他玩。
f偷竊型;分有三種子類型
f1團夥作案型;幾個孩子一起分工偷東西,一個吸引注意力另一個偷偷下手。
f2個體作案型一個人偷偷把東西藏在包裡或彆的地方裡。
f3娛樂作案型並不以消費品為主要目標,而是以偷到東西這一本身作為行為目標。
g自信社交型自己買東西吃,但同時和店主以及彆的小朋友正常聊天。
(三)從父母養育視角看,對孩子的零花錢與消費觀念的教育心理與行為現象可以分為以下幾類
a固定型每天或每周固定給幾毛錢到幾塊錢,不太在意孩子的消費行為與資金去向。
b監管型給很少甚至不給零花錢,孩子想要買什麼必須直接和父母提要求。(自卑引導可能)
c代償型給孩子很多錢,用以彌補自身對孩子缺失的培養時間,沒時間陪孩子內心愧疚的金錢代償。(放縱引導可能)
d刻意型刻意不給孩子錢或者給孩子很多錢,故意培養其獨立生存之道艱苦作風之心豪爽請客的王道人格
e實物型孩子需要買東西的時候,直接給孩子實物,而通過賒賬的方式刻意規避了讓孩子接觸金錢的過程。
f極端型給孩子三到五塊甚至不給錢,讓其自己去解決早飯和午飯問題,隻有在晚上下班後才能回家吃完飯。(犯罪誘導)
g成績型考得好就給錢,學習好就給錢,考得不好學習不好就沒錢,不聽話就沒錢,頂撞老師也沒錢(自卑引導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