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管怎麼說,王杲家族也算是女真部族裡的望族,原先明軍剿滅古勒寨後,也對其他幾處城寨進行了圍剿,不過明軍到達的時候,王杲殘部許多人已經逃進山林躲藏起來,明軍之後的成果並不大。
現在王杲之子阿台和阿海已經冒出頭來,阿台回到了被明軍一把火燒掉的古勒城,而阿海則去了沙濟城,重新豎起了大旗。
在遼東,現在意見已經分成了兩派,一是應該趁王杲殘部羽翼未豐時儘快剿滅,斬草除根,二就是戚繼光的打算,那就是放任阿台和阿海,等他們糾集舊部以後再出手。
同時,留下阿台和阿海,還可以趁機查明女真各部中有多少人還和王杲私底下有勾結,以便於朝廷接下來一網打儘。
戚繼光就是支持第二條派係的,而他壓著不發兵圍剿,自然免不得受到對方派係的攻擊。
這段時間裡,遼東軍政官員因為這件事兒吵得不可開交,遼東巡撫張學顏也遲遲拿不定主意。
戚繼光是見識過文官厲害的,筆如刀可不是誇張。
想想當初還在剿倭的俞大猷,可不就因為某些人傳言他通倭,直接從浙江總兵官的位置被人拿下。
要不是俞大猷福大命大,京城有人保他,現在墳頭草都三尺高了。
說俞大猷通倭,那時候的浙江,除了那幾位,誰都不會相信,因為有俞大猷在,倭寇在浙江根本不敢造次。
因為有前車之鑒,所以這次麵對和文官的紛爭,戚繼光第一時間選擇先向兵部上報此事。
顯然,他是支持第二條意見的,而遼東的文官,從督糧道到禦史,大多支持第一條,要求儘快剿滅王杲殘部,不留絲毫隱含。
這或許又是遼東一次小小的文武之爭吧。
戚繼光為了保險,把分歧捅到兵部來了,等待兵部的指示。
到時候,有了兵部背書,不管選擇哪一條,事後都不會有麻煩找到他身上。
完全沒有自主的權利,這或許就是明朝武將的悲哀,一切隻能看文官老爺的意思行事,而不能純粹從軍事角度思考問題。
魏廣德看完文書,略做思考就問道“兵部的人在外麵等著嗎?”
“是的,那書吏是譚尚書房裡的,還在宮外候著。”
蘆布小聲說道。
拿出一張票擬的紙條,魏廣德提筆在上麵寫上“將在外”三個字,就放下筆,拿起紙條輕輕吹了幾口氣,讓上麵水跡快些乾。
之後,才把紙條對折交到蘆布手裡,吩咐道“拿去,讓他交給譚尚書。”
“是。”
蘆布答應一聲,拿著紙條就轉身出門。
魏廣德把文書和自己先前所寫的記錄收好,放進旁邊一個放私人物品的盒子裡。
他選擇支持戚繼光,雖然這段曆史是全新的,魏廣德也不確定這麼做對還是錯,但是他選擇支持他。
戚繼光早在遼東戰事結束後,就向京城傳遞過消息,那就是古勒城和王杲身邊的隨行人員,已經全部誅殺乾淨,沒有留下一個活口。
那些沒有死在遼東的女真人,也在京城被處決,是真的一個不留。
對曆史白癡魏廣德來說,在他眼中,那個後來在遼東叱吒風雲的努爾哈赤應該已經是死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努爾哈赤死了,李成梁也離開了遼東,女真的崛起就變得完全不可能重現。
不過針對女真的削弱計劃,大明依舊還是要進行,絕對不能再出現王杲那樣強大到敢於對抗朝廷的勢力。
也因此,利用王杲之子阿台和阿海,讓他們為大明朝找出女真部族中反對朝廷的部族來,在魏廣德看來比擊殺他們更加有利。
誰會相信阿台和阿海對明廷的恨意,隻要是他們經常聯絡的人,魏廣德相信八九不離十,就是女真部族中反對朝廷的餘孽。
所以,把圍剿他們的權利給戚繼光,由他判斷出手圍剿的時機,在魏廣德看來才是最好的選擇。
收拾好心情,魏廣德重新開始處理奏疏,這些才是他的公務,是他必須儘快處理的。
福建月港外海,三條大福船在風帆的推動下,快速向著港口駛來,此時站在福船高台上,已經可以遠遠看到大陸的輪廓。
“快到了,看到陸地了。”
船樓上,負責了望的船員衝著下麵人興奮的大聲喊道。
甲板上的船員聽到上麵的喊聲,不少人激動的跑到船頭,眺望著前方。
船頭上,一麵日月旗迎風飄揚。
大明並沒有國旗,所有出月港的船隻都會領到一麵“日月旗”,算是大明國號的象形版。
是的,中國古代通常都是國號,便於文字記載,而忽略了國旗。
而寫上國號的旗幟,其實也可以理解為國旗,隻不過沒什麼講究,所以算不得真正意義上的國旗。
國旗的概念最早出現在歐洲,第一麵被承認的正式國旗據說是丹麥國旗,出現在1219年。
傳說在這一年,丹麥國王發兵征伐愛沙尼亞,在一場陷入困境的戰鬥中,一麵帶著白色十字圖案的紅布出現在丹麥人手裡,不知誰說隻要跟隨這麵旗幟,他們就能取得勝利。
以這麵旗幟為前導,丹麥軍隊不可思議的取得戰爭勝利,於是這塊布被認為是聖物帶回丹麥。
丹麥人認為它擁有神力,所以白色十字紅布成為丹麥的象征,帶領丹麥人前進。
而在此以前的歐洲國家,使用的都是印有家族徽章的旗幟。
月港來往的夷人船隻帶來了他們的國旗,所以福建官府才製作了這種旗幟作為明船的標識。
喜歡隆萬盛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隆萬盛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