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是公元前6世紀時在印度興起的一大宗教。但據耆那教的傳說,此教淵源很古老,到當時已先後傳了24祖。其實關於耆那教的古老傳說既不清楚,也難以憑信。直到傳說中的第23祖白史婆,才是曆史上真有過的人物。據傳說,白史婆原是伽屍國的一個王子,30歲時出家,苦修84天後成道,以後傳教70年,百歲而死。他不尚祭祀,不敬諸神,反對種姓製度,認為各種姓人都可憑修行得道,對婦女也不歧視。他還初步組成傳教團體,提出一些教規和誓戒。白史婆的生卒年代不詳,據傳他比耆那教第24祖大雄早死246年,大概是公元前8世紀時候的人。
真正使耆那教得以確立並興起的是筏馱摩那。他的父親是一個部落首領,有二子,他是次子。他的父母都是白史婆所傳教義的信奉者,他自幼也受了這種影響。他早年曾經結婚,並生有一女。30歲時,父母去世,他在得到兄長允許後出家修行。他苦修冥想了12年,在42(或43)歲時自以為得道,成為“耆那”(戰勝情欲者)、“尼乾陀”(解脫束縛者)。他被稱為耆那大雄即戰勝情欲的偉大英雄,他的教徒也被稱為耆那。
大雄遊方傳教,最初曾經遇到困難,後來信徒逐漸增多,並且得到了摩揭陀、阿般提等國君主的支持。大雄72歲去世,據說當時已有14萬教徒。大雄生卒年代諸說不同,很難確定。可以確定的是,他與佛陀基本同時,他去世的時間比佛陀略早。大雄被耆那教徒尊為第24祖,也是最後一位祖師。
大雄在改革和發展白史婆的主張的基礎上為耆那教確立了一整套教義。耆那教認為,世界是永恒的,而不是象婆羅門教所說那樣是神創造的。世界無始無終,而隻有形式的變化。組成世界的萬事萬物也都是如此。世界的一切事物都包含兩部分,即物質的和精神的兩種因子。
具體地說,上起天神,中含人類,下至各種動物、植物以至無生物,都有靈魂和身體兩個部分。靈魂和什麼樣的身體結合,那是由自我的行為決定的。行善者可以轉生為天神、為善人,行不善者的靈魂可以轉生為動、植物以至無生物。
婆羅門教的殺生獻祭,不僅無助於人在來世的幸福,而且殺生本身就是造下了惡業。耆那教不僅反對作惡以致得到惡報,而且也不把行善以求善報當作最高理想。因為即使因行善而轉生為天神,那也還沒有最終擺脫了轉生或輪回的痛苦。他們的最高理想是,使靈魂脫離軀體,超越輪回,處於無所不知、無所不能的極樂狀態。
耆那教認為,要使靈魂超越輪回,必須奉持“三寶”,即正信、正知和正行。正信,就是要完全徹底地信仰大雄和他所傳的教義。正知,就是正確地學習和理解耆那教的教義。它要求信徒們能夠從具體的生滅變化著的事物中認識到事物自身的永恒,從生物的生生死死中認識到靈魂的永恒。正行,就是要求在家的信徒實行五項誓戒,即一不傷害生物,二不說謊話,三不偷盜,四不奸淫,五不貪私財。這五戒是大雄在白史婆已定四戒的基礎上加上不奸淫一戒而成的。
至於出家的苦行者,還有更嚴格的要求。例如,不傷害生物,不僅禁止殺害任何一種甚至最微小的生物,而且禁止一切可以引起爭執的思念、言語和行為,甚至禁止一切可以傷害生命的無意識的行為。他們臉上必須戴上薄紗,以免小蟲飛入口中致死;走路必須一邊掃地一邊前進,以免踏死蟲蟻。
他們要在思想和行為上實行苦行,前者是指必須靜坐、反省、懺悔、消除情欲,後者是指必須在行動上實行各種自我克製,經受各種使肉體受苦的磨煉。實行苦行12年以後,可以逐漸絕食而死。耆那教認為,隻有這種極端的苦行才能不造新“業”,消除前“業”,使自己的靈魂徹底擺脫由情欲而導致的後果(業),超越生死,而達到極樂世界。
耆那教反對用其他生物為犧牲祭神以求自己的解脫,而主張用戰勝自己情欲的辦法求自己的解脫;反對以神為主宰的思想,而強調人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否認人的種姓差彆,而強調人的宗教修養的差彆。這些都具有明顯的反婆羅門教的時代氣息。但是,耆那教走向了另一極端。它教人以身體的極苦去求靈魂的極樂,以現實的自殺去求理想的永生。這對人民隻能起一種消極的作用。
耆那教的傳播,得到一些國家君主和刹帝利的支持,因為他們對婆羅門的特權地位也懷有反感。耆那教對在家的信徒的要求遠不如對出家者要求的嚴格。最重要的戒條是禁止殺生,因而也禁止從事農業,因為耕地時不免傷害地下蟲蟻。所以耆那教徒中有很多商人。直到兩千年後,印度還有許多耆那教徒。但更多的則是結合了耆那教、婆羅門教、佛教等古印度各個流派思想產生的印度教,裡麵還有非常重要的哈拉帕文化中的轉世及靈魂不死之說。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早期佛教佛教是與耆那教同時興起的另一個大宗教。它的創始人是喬達摩·悉達多。喬達摩是他自己的名字,悉達多是他的家族名或姓氏。他是伽毗羅衛城(在今尼泊爾境內)釋迦族首領淨飯王和摩耶夫人的兒子(名字略有類似的新羅國的真平王白淨和摩耶夫人也生了個傳奇人物——善德女王)。關於他的生年,有多種不同的說法,其中以中國佛教傳統的說法公元前566年較為可信。悉達多出生不久即喪母,由其繼母也是姨母撫養成長。他自幼就喜歡離群索居並思考人生的種種問題。他的父親讓他很早結了婚,並儘量在物質生活上滿足他。可是他所關心的仍然是人世的種種苦痛。
他在29歲時生了一個兒子,不久即拋棄家庭,外出修道。他先後到過吠舍厘城、王舍城,去從那裡的修道者學道,而不能感到滿足。此後他又修了6年苦行,人瘦成了皮包骨頭,差一點死去,仍然沒有得道。於是他重新進食,後來在一次長達七天七夜的苦思冥想以後,終於認為自己已經得道,這是在他出家修行第七年的事。他被人們尊稱為“佛陀”(簡稱為佛,意為覺者)、釋迦牟尼(意思是釋迦族的寂默賢者)。
佛陀在恒河流域摩揭陀等國遊曆傳教40多年,至80歲逝世(約公元前486年)。佛陀去世以後,佛教繼續傳播,逐漸至於南亞以外,後世佛教雖在印度不再廣為流傳,卻成了世界性的三大宗教之一。
佛陀傳教,不是從世界起源之類的哲學問題開始,而是從分析人生問題入手。有人問他為什麼不先從基本哲學問題談起,他回答說,譬如有一個人中了一箭,生命危在旦夕。這時候醫生應該怎樣做呢?如果先考慮這支箭是用什麼材料造的、誰造的、造箭者的經曆和技術如何、這箭有何特點等等問題,那麼問題還沒有提完,中箭人早就死了。佛陀認為,世人正處於無邊苦海之中,如同中了箭的人一樣,當務之急是拯救世人,而不是從抽象的大道理談起。
佛陀所傳的最根本的教義是“四諦”,即四條神聖的真理。四諦包括苦諦、集諦、滅諦、道諦。苦諦是佛陀講道的,也就是從人生的各種苦惱的現象說起。他說,苦大體有八種一是生苦,二是老苦,三是病苦,四是死苦,五是所求不得苦,六是怨憎會苦,七是愛彆離苦,八是五受陰苦。
佛教認為,人由“色”(形式、物質)、“受”(感覺)、“想”(知覺)、“行”(意誌)、“識”(意識)五種因素構成。“五受陰”(五種skandha,即上述五種因素,或譯“五蘊”)苦,就是指人的身心等一切方麵的苦。集諦說明形成苦的原因。佛陀對人世的苦避免從客觀的社會條件方麵作分析,而專從人的主觀方麵求原因。他認為,產生苦的原因在於有“欲愛”,包括對淫樂的欲愛、對長生的欲愛、對權力的欲愛。欲愛要求有常,可是世界上的一切都是無常的;欲愛要求肯定自我,可是又沒有一個恒常的“我”。
佛教所說“諸行無常,諸法無我”,就是這個意思。既然一切無常也無恒常的自我,那末“欲愛”就從根本上不能實現。這樣,苦就成為不可避免的事。佛教又繼承了婆羅門教的輪回思想,認為有欲愛就有思想和行動,有思想和行動就必然造成其後果,這就是造了“業”。
業是以前的欲愛的果,果又成了以後的因。於是因果不斷,生死輪回不已。如果說,佛教強調欲愛是痛苦的原因,這還是一種認識上的片麵性(片麵強調痛苦的主觀原因),那麼,佛教所說欲愛引起生死輪回,純粹是一種宗教迷信的說法,是無法用理性給以論證的。滅諦說明佛教的目的,就是要消滅苦。佛教認為,消滅苦的關鍵在於消除欲望,要做到“欲愛永儘無餘,不複更造”。
人類社會總是在不斷地克服客觀的障礙和困難中前進的,所以應該珍視人的不畏苦、不怕難的奮進精神。佛教卻教人消除欲愛,用消除主觀的方法消除主客觀的對立,以達到佛教所謂的“不生不滅”的絕對寧靜的“涅盤”境地。
道諦說明佛教修道的主張和途徑,包括“正見”(信仰正)、“正思維”(決心正)、“正語”(言語正)、“正業”(行為正)、“正命”(生活正)、“正精進”(努力正)、“正念”(思念正)、“正定”(精神集中,禪定正)等“八正道”。八正道大體包括兩個方麵的內容一方麵從理論上領悟佛陀所宣揚的教義,以提高信徒的宗教智慧;另一方麵從靜坐中體驗佛陀所宣揚的境界,以提高信徒的宗教修養。
佛陀的教義和婆羅門教有一個很大的不同之處,就是主張“眾生平等”。婆羅教認為,神是人的命運的主宰,神和人當然是不平等的;在人類之中又分為不同的種姓,種姓之間又是不平等的。可是佛教不承認神的主宰地位,把“神”和人以及其他生物都放在“眾生”之列。佛教認為神比人有大得多的神通,但是神作為眾生之一種也不能免除輪回之苦。神還必須從佛陀教義的啟示中求得最終解脫,祭神求福就完全是荒唐的事了。
佛陀又駁斥婆羅門教的不同種姓從普魯沙身體不同部分產生的神話。他指出,一切人都是母親懷胎而生,沒有什麼區彆;每個人沐浴以後都能變得清潔,根本不存在婆羅門教所說某一種姓清潔、某一種姓不清潔的問題。佛陀還說明,社會上的不同種姓隻是由於不同職業分工形成的,而不是自然如此的;而且如果從分工看,刹帝利作為君主所屬的種姓,地位應該比婆羅門更高。
從佛陀反對婆羅門教的不平等的主張來看,它的作用是積極的。可是,佛陀所主張的“眾生平等”的正麵意思是,一切眾生,隻要信奉佛教,都有可能超脫生死輪回,進入極樂世界。這平等隻是進入虛無飄渺的天國的平等,本質上隻是一張空頭支票,所起的也隻能是一種麻醉人民的消極作用。而且,佛教還禁止收納負債的人和奴隸出家為僧,因為怕觸犯債主和奴隸主的現實權益。這就更可以說明佛教主張的平等是沒有實際社會意義的。
佛陀所傳的教義適應了當時各種姓(尤其是刹帝利和富有的吠舍)反對婆羅門種姓特權的要求。佛教反對苦行,並用比較易懂的通俗語言傳教。因此,佛教得到了摩揭陀等國君主的支持,受到了富人的大量布施,也從各種姓中獲得了大批的信徒,很快地就發展成了一個大的宗教。
喜歡亞曆山大四世請大家收藏101novel.com亞曆山大四世101novel.com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