卸甲將軍寡婦妻!
如果說丈夫沒去世前的張伯書對劉二女來說是那是心頭肉的話,那現在的張伯書就是劉二女命根子都不為過。
必要時候心頭肉狠狠心能挖了,命根子被奪可就等於奪命了,劉二女隻要想活她就不能忍。
劉二女明白不能這樣下去了。
畢竟有句話說得好‘生恩不及養恩大’。
隻是心裡想是一回事,做起來又是一回事了。
若她是乾脆的人的話,她可能什麼都不想,橫衝直撞就過去了。
但一來她的性格並不是那麼好改的,這讓她對人對事時十分膽怯。尤其是婆婆這種輕易就壓她一頭的角色。
為了以防上前說不出話來,她指定在私下合計好了再行動。
二來
張伯書這一天安排的很合理。
比如占據白天大部分時間的讀書事件。
自古以來能讀書都是少數。
除了權貴世族、百官耕讀,其他的人最起碼也得有些閒錢才可以讀書。
說的好聽,而實際上呢?
底層大部分老百姓隻不過維持溫飽,閒錢也有但想要讀書一般不可能。
也所以能讀書在村裡真是能光宗耀祖的大事。
誰敢在這上麵做手腳耽誤子弟讀書,不用多久隻半天你試試?
其他村人罵你還是其次,張家元這些恨不得子侄出息的族中長輩就繞不了你。
而且從另一頭來說劉二女母子之所以戰勝張楊氏靠的是誰?
再比如吃飯?
小孩子喜歡饞嘴很正常。
他們家唯一差的就是劉二女不跟著一起吃飯。
可分鍋吃飯這也不算差錯。
村裡隻要不是分家,合在一起吃飯也不過是為了省事、省糧、省柴火,其實有很多巴不得不在一塊吃呢。
像大戶人家有幾家是在一起吃的?多數都是各房吃各各房的。
再說你好意思嗎?
誰家有東西不是指著老人小孩吃?你孝敬不了老人好東西,老人不願意跟你一塊吃飯,你準能做到聽話吧!
至於晚上睡覺問題,人家不是早有理由了嗎?
何況,如今隻是輕易見不著兒子的麵而已。
若有一天公婆發話過了明路要將孫子養在跟前呢?
一個孝字壓在前,她說不出半個不字不說,可能你更彆想見兒子一麵了。
這事就是說到人前,人家問一句‘孩子是跟著身為秀才娘子的祖母還是跟著討過飯的親娘’,就能堵住你的嘴。
劉二女在娘家時、丈夫去世前雖然也很苦,但有娘家、有丈夫頂在前麵,她什麼也不用想隻要老實乾活就行。
丈夫去世後,這小一年下來她經曆了那麼多,可能不能一下子聰明百倍,可也學會用腦子想問題。
其實仔細想想就知道,如今她如果敢強行找上門並不占理。
想是這麼想,愛子之心不是這些正當理由能輕易消除的。
劉二女的思子之心反而更濃了。
這可能也是因為她就這一個孩子才舍不得。若她像村人一樣生十個八個的,每天顧不過來吃完飯就攆到街上,也不管有多臟、流沒流流鼻涕。那時她指定巴不得有人給她招呼一下孩子們呢。
言歸正傳。
既然對方用陽謀,劉二女決定她也亮堂堂的做事。
伺候公婆天經地義。
雖然張陳氏早說了不用她伺候,但為了見兒子隻能厚著臉皮上了。
打定主意,劉二女硬著頭皮去了三房正屋。
此時張家善和陳老丈都不在去赴宴去了。
屋裡張陳氏在給張伯書他們發糖果,張伯書他們玩累了正偎依在她身邊,祖孫三人之間其樂融融。
劉二女就在這時闖了進去。
她一進去一下子把三人驚醒了,就像一塊石頭把平靜的河麵蕩起絲絲漣漪,屋裡的氣氛一下子僵住了。
張陳氏飛快的微微皺了下眉頭。
劉二女並不是深沉的人,她再怎麼掩蓋但其實所有心思都在臉麵上。
她一來張陳氏就把她的心思連看帶猜的明白了個七七八八。
張陳氏十分不高興。
她這半輩子曆經磨難,比起去世的母兄,比起窮的吃不上飯的人,她過得比誰都好。
但人哪有十全十美的?
這不子嗣上她就對不起祖宗、丈夫。
也不知他們夫妻命中無子還是怎麼著,她雖然生下來好幾胎,但都沒養大。
本來以她們家的富庶,趁著亂世收養個孤兒,再換個地兒生活,從此誰也不知道這不是親生的,一家人和和美美,這也是挺好的法子。
奈何張家善是個看重血脈親情的人,與其把家財便宜外人,他寧願留給有血緣的子侄。
而且他也想家了。
離家三十載,他老了,也更想落葉歸根,死了也埋在祖墳裡。
以前天下不太平耽誤了行程,如今大良朝建立,他再也忍不住了。
張陳氏對他是有感情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