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犯人身著一襲洗得發白的青衫,樸素無華,卻難掩其風骨。他的頭發以一根簡單的木簪束起,麵龐消瘦,透露出一絲文人的清臒。兩道眉毛又粗又硬,便如刀刻斧鑿一般,眉宇間藏著憂國憂民的愁緒。
雖是死前的遊街示眾,可成輔端的麵容上沒有恐懼,隻有堅定。腳戴鎖鏈,步伐卻依舊穩健。身披枷鎖,目光仍堅定如炬。
東市的商戶、百姓,不少人都聽說了成輔端的事跡,遙遙跟在後麵,想要送他最後一程。
“李實這是要殺雞儆猴啊!老錢,咱們跟上去瞧瞧。去京兆府請願的事怕是聚不起來人了!”劉綽道。
成輔端被押至市集中心,用粗繩捆綁在一條長凳之上。麵對圍觀的人群,他麵無懼色,高聲說道:
“諸位鄉親,成某所作之歌詞,句句屬實,無一字虛言。關中秋旱,赤地千裡,百姓流離,苦不堪言。李實欺上瞞下,不顧百姓死活,實乃國賊也!成某所吟唱的,不過是眼前所見,心中所感,今日雖死無憾!天理昭昭,真相終將大白於天下。我雖身死,然此心可昭日月,此誌可鑒後人!”
他的聲音沙啞而充滿力量,每一個字都像是從心底深處迸發出來,直擊聽者的靈魂。
言罷,成輔端閉目待死,麵露堅毅之色。
杖刑開始了。長杖由堅硬的栗木製成,杖端粗大,每一杖落下,都伴隨著沉悶的聲響和成輔端身體的痛苦顫抖。
“一杖、兩杖……”官差們一邊行刑,一邊高聲報數,每一聲都如同重錘,擊打在圍觀百姓的心上。
成輔端緊咬牙關,額頭上滲出豆大的汗珠,他的嘴唇因忍受劇痛而變得蒼白,卻始終沒有發出一聲哀嚎。
“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賤田園。一頃麥苗碩伍米,三間堂屋二千錢。秦地城池二百年,何期如此賤田園····”他吟誦著自己寫的詩句。
隨著杖數的增加,成輔端的聲音越來越小,意識也開始模糊。最後一聲沉悶的杖擊後,他靜靜地躺在刑台上,生命也如同他的歌聲,永遠定格在了那一刻。
但即便在最後的時刻,他的嘴角依然掛著一抹淡淡的微笑,仿佛在嘲笑這世道的不公。
圍觀的百姓雖心中悲憤,卻因畏懼官府,不敢多言,隻能默默流淚,目送這位敢於直言的藝人走向生命的終點。
行刑結束後,執行官吏站在成輔端的遺體旁,麵對著圍觀的百姓,以一種冷漠而威嚴的語氣宣讀起來:
"諸位聽真,此犯成輔端,誹謗朝政,罪大惡極,已被正法。奉京兆府令,其屍首將曝曬三日,以示懲戒。此乃朝廷法度,不得有違。爾等百姓,當以此為戒,勿要妄議朝政,造謠生事。若有效仿此賊者,定斬不饒!"
官吏的聲音在刑場上空回蕩,他的目光掃過人群,試圖以官威壓製住百姓們的悲憤與不滿。
"三日之內,任何人不得擅自收葬此屍,違者同罪。京兆府已下嚴令,爾等好自為之。今日之事,就此作罷,爾等速速散去,不得逗留!"
話音落,周圍的官差們開始驅散人群。
刑場上的喧囂漸漸沉寂,人群帶著各自的哀愁與憤怒,緩緩散去。
雪停了。陽光透過稀疏的雲層,灑在這片剛剛經曆了殘酷行刑的土地上,卻無法驅散空氣中彌漫的悲愴與沉重。
劉綽獨自一人站在刑場邊緣,眼中映著成輔端遺體的淒涼景象,心中充滿了無力與憤懣。她緊咬著嘴唇,努力抑製著自己的情緒,但淚水仍舊不爭氣地在眼眶中打轉。
就在這時,她的視線中出現了一個熟悉的身影。
李德裕的目光也穿過人群,最終定格在劉綽的身上,眼中充滿了關切與擔憂。
在看到李德欲的那一瞬間,劉綽所有的堅強與勇敢仿佛都被抽離了身體。她不顧一切地奔向李德裕,像一隻受驚的小鳥,尋找著溫暖的庇護。在李德裕的懷中,她終於釋放了所有的情緒,淚水如斷了線的珍珠,滾滾而下。
"二郎..."劉綽哽咽著,哭聲中充滿了悲痛與無助。
李德裕緊緊地將劉綽擁入懷中,心中亦是五味雜陳。他輕撫著劉綽的背,用溫柔的聲音安慰道:"綽綽,沒事了,我在這裡,不要害怕。"
李吉甫雖是外任,但李家在長安仍有許多年節應酬之事要處理。到了十二月,他歸心似箭,卻未曾想一回到長安就遇見了如此悲慘的一幕。他感覺得到,懷中劉綽的身體因為哭泣而不斷顫抖。
哭著哭著,劉綽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隨後,眼前一黑,整個人失去了意識,軟軟地倒在了李德裕的懷裡。
李德裕心中一緊,趕忙抱起劉綽上了馬車,急急向劉宅趕去。
周圍的百姓看到這一幕,無不為之動容。
“那位娘子是成大家的親人還是弟子啊?哭得如此傷心!”
“即便隻是個陌生人,也會為了成大家悲痛啊。"一個老者歎息道。
"哎,看那娘子年紀不大,親眼目睹了這樣的慘劇,又怎能不傷心呢?"一個婦人附和道。
"那不是劉學士麼?”一人突然道。
“什麼,你說那是新昌坊劉家的五娘子?”另一人驚道。
“長安城中姓劉的女學士就這一個,我還能說哪個?我在饕餮樓中見過她一回!”
“原來劉學士長那個樣子啊?”
夜幕降臨,長安城的街道上已無行人,隻有偶爾傳來的更夫打更聲。幾名身著黑色夜行衣,臉戴著麵具的身影在夜色中若隱若現。
他們悄無聲息地來到了成輔端的遺體所在之處。守衛的官差們早已疲憊不堪,昏昏欲睡。高手們輕鬆地製服了守衛,將成輔端的遺體小心翼翼地抬走。
第二日,長安城外的一處僻靜之地,蒼鬆翠柏環繞,環境清幽。
早有人挖掘好了墓穴等著,高手們將成輔端的遺體輕輕放入墓穴中,然後一鏟鏟地將泥土覆蓋上去。他們的動作輕柔而莊重,仿佛在為一位英雄舉行最後的告彆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