偉大的詩人屈原投江而死,汨羅江的江水並不因此而變得清澈,楚國也沒有被他的獻身精神驚醒,戰國的乾坤也沒被他的生命扭轉,一切依舊。
從政治角度來看,屈原死於戰國諸國間的權力爭鬥,尤其是楚、秦之間的權力爭鬥,他被權力的車輪碾壓致死。
政治鬥爭毫無感情可言,屈原感情充沛最適合寫文章,不適合參與政治鬥爭。如果想參加政治鬥爭,就應該像張儀一樣。
離開楚國後,張儀沒有向秦惠王報告說服楚國的大好消息而是徑直北上前往韓國。當時蘇秦遊說韓王時,說韓國是軍事大國,是戰國的兵工廠,製造的強弓硬弩和佩劍天下第一。
此次張儀前來,卻避開韓國的長處,先說韓國地理麵積狹窄,土地貧瘠,物產不豐富。韓國是小國,即使土壤肥沃,物產也沒有秦、楚、齊、趙等大國豐富。張儀拿韓國的短處與彆國的長處比,韓王已被帶入他的思路,自然被張儀牽著鼻子轉。
蘇秦遊說以利益誘惑,而張儀卻以武力威脅。張儀恐嚇韓王說秦國有百萬軍隊,人人都像孟賁和烏獲一樣力大無窮。孟賁是衛國人,烏獲是秦國人,兩人都以天生神力出名。
張儀說,“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史記·張儀列傳》)。意思是秦軍十分勇敢,不屑穿戴盔甲,而是赤身露足地撲向敵人。秦軍不僅赤身露足,還是左手提著敵人的頭顱,右手將沒被殺死的俘虜夾在胳肢窩下。
說完韓國的短處和秦國的長處後,張儀就以武力威脅韓王。如果韓國不向秦國臣服,秦國大軍一鼓作氣可以攻取成皋和滎陽(今河南滎陽東北)。
從地理位置看,成皋和滎陽在韓國的中間。如果秦軍攻占這兩個地方,韓國就會被生切為兩段。韓國原本就是小國,如果被切為兩部分,彼此不能互相救援,軍隊實力更加不足。
張儀威脅其他國家時總愛說秦國將出軍占領城池,而他選擇的城池很關鍵,都處在中部,如果秦軍占領,被侵犯的國家就被切為兩段。張儀利用這一招威脅楚國,也用這一招威脅韓國,隻為一個目的分化敵人,逐個擊破。
遊說魏國時,張儀讓魏國依附秦國,轉嫁災禍。現在遊說韓國,張儀也用了這一招。他告訴韓王,秦國最想削弱楚國,而韓國最方便削弱楚國。如果韓國幫助秦國削弱楚國,秦國一定會感激並好好對待韓國。
韓王生活在封閉的自我世界裡,不會將心比心。如果每一位國君都像韓王一樣,為了自己的利益,依附秦國轉嫁災禍,災禍最終還是會轉到他們的身上。
魏王、楚王、韓王等國君並沒有從長遠利益出發,隻圖一時安身,災禍已經離他們不遠了。
接連說服楚、韓後,大半個中國已在秦國的控製範圍之內。說服韓王後,張儀回到秦國向秦惠王報告這個好消息。
張儀立下奇功,秦惠王萬分高興,封賞了他五個都邑。趙國曾經為大造聲勢封蘇秦為武安君。為了報複合縱國,秦惠王封張儀為武信君。武安君與武信君,隻有一字之差。秦惠王的意思很明顯,蘇秦能夠遊說諸侯國合縱,張儀也能遊說諸侯國連橫。
為完成連橫大業,接受封賞後,張儀就馬不停蹄地前往齊國。
齊國國家實力強大,地理位置優越,很少受到趙、秦、楚這三個強大國家的威脅。在蘇秦破壞齊國國家安全的事暴露後,齊國突然感到燕、韓、魏等小國很危險,應該及早滅除。齊國想滅除弱小的國家,正需要與強大的國家連橫。因此張儀出使齊國,正好趕上了這樣難得的時機。
齊國與魯國發生過三次大戰役,三次戰役都是齊國失敗。魯國雖然是戰勝國,卻最終亡國;齊國是戰敗國,最終卻發展壯大。
於是張儀以此事大做文章。他的意思是,儘管魯國戰勝了齊國,但魯國花費了亡國的代價,很不明智。魯國是小國,不能支撐長久的戰爭。小國與大國打仗,即使小國能勝,它的國民必定不能承受戰爭之重。戰爭的負擔過重,小國承擔不起,最終隻有滅亡的命運。
按此邏輯推理,張儀又說,趙國不是小國,它與秦國打了五次大戰役,三勝兩敗,總體而言占上風。然而,五次戰役打下來,趙國陣亡了幾十萬青壯年,經濟損失很大。以幾十萬人命和無數的經濟損失為代價,趙國也隻是保住了國都邯鄲城,是得不償失之舉。
聽了兩個例子,齊王明白了。如果齊、秦開戰,就算齊國每次都戰勝秦國,齊國的代價將是亡國,因為齊國國力不如秦國。再說,齊國不一定能夠戰勝秦國。如果齊國在戰場上失利,亡國的可能性更大,因為秦國必然乘勝追擊,其他國家肯定會趁火打劫。
張儀提醒齊王,魏、楚、韓三國已經先後臣服秦國參與連橫。如果齊國不吃敬酒,秦國會敬上罰酒。到那個時候,幾個國家合擊齊國,齊國一定不是對手。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
張儀很容易就說服了楚、韓、齊,但是,還剩下一個厲害的國家,即合縱國的核心——趙國。
趙國國力雖不強,卻有龐大的軍隊,所以難以對付。秦國與它打了五次大戰,卻隻贏了兩次,足以說明趙國軍事力量的強大。趙國是合縱國的軸心,曾經隻憑一紙合縱的盟約,就使秦國15年不敢打函穀關以東的主意。
張儀告訴趙王,秦國有15年不敢出軍函穀關以東,這不能代表什麼,因為秦國能屈能伸。秦國躲了15年,對趙國的痛恨也就有15年之多。不出軍函穀關,秦國就出軍南方,先攻克巴、蜀,接著吞並漢中,轄製東周、西周。周朝雖已衰落,卻有九隻大鼎,而這幾隻笨重的大鼎代表九州,象征國家權力。張儀如此說,目的是告訴趙王,秦國連周朝都不放在眼裡,更不會將趙國放在眼裡。
趙國依仗蘇秦合縱威脅秦國,張儀也以“其人之道,還治其人之身”。張儀說,蘇秦“以是為非,以非為是”,最終遭到報應,被齊國五馬分屍。蘇秦死後,諸侯國醒悟過來,紛紛臣服秦國,參與連橫的國家已經有魏、楚、韓、齊等國。
既然合縱國已經瓦解,形單影隻的趙國已經勢單力薄。如果趙國與秦國抗衡,結果可想而知。
連橫已經成為大趨勢,趙國隻好順勢而下。
將趙國成功拉到連橫大營後,張儀前往合縱的發源地燕國。
燕國偏居北方,又是小國,夾在強大的趙國和齊國之間,生存十分艱難。趙、燕交好時,趙襄王將自己的姐姐嫁給燕代王為妻,兩國確立了姻親關係。
大國公主下嫁,燕代王很高興。燕、趙成了姻親國家,就像楚國與秦國一樣,趙襄王邀請燕代王在句注(今山西代縣西北,即雁門山)相會。
會晤前,趙襄王命工匠做了一個很精致的小金鬥,內裝有一個機栝,能夠置人於死地。
趙襄王事先安排好一切,燕代王就這樣命喪黃泉。趙襄王無義,他姐姐卻很有情,得知丈夫死訊後,她磨利頭上的笄子,自殺殉夫。
丈夫死於非命,妻子自殺殉情,當地人對此十分感懷,於是將一座山命名為摩笄,以紀念這位忠貞不渝的女子。
剛見到燕昭王,張儀就將這件事提起,目的就是為了挑撥燕、趙的關係。燕國與齊國已經勢如水火,如果再與趙國鬨僵,燕國必然會因國家力量弱小而尋求大國的保護。
此次遊說燕國,張儀已經不僅僅滿足於建立連橫大業,而是進一步破壞諸侯國的關係。如果諸侯國之間互生罅隙,心懷仇怨,秦國就能坐收漁利。
不管燕國朝臣百姓的辱罵,燕昭王聽從了張儀的建議,侍奉秦國,割恒山腳下的五座城池作為見麵禮。
這些年來,張儀先遊說魏國,接著南下遊說楚國,說服楚國後北上吃定韓國,這是第一階段的勝利成果。在第二階段,張儀先說服最東邊的齊國,接著向西說服趙國,最後北上說服燕國。
在地圖上劃出張儀的遊說軌跡,會發現張儀走了很多路,但他並沒有走冤枉路,因為他在挑選主要的或者容易說服的國家。
張儀憑借秦國的強大,挑選國家開展遊說工作,剩下的那些不聽教化的國家,就直接可以用軍隊對付。而蘇秦的後盾隻是一個弱小的國家,無力以軍事對付不聽遊說的國家,因此必須每個國家都遊說到,否則不能建立合縱聯盟。
背上燕國的五座城池,張儀回到秦國。一路上,張儀滿麵春風,欣然自得。但是還未到達秦國時,張儀就得到噩耗——秦惠王死了。
秦惠王死後,秦武王繼位。秦武王是一個大力士,他喜歡與自己類似的人,並不喜歡張儀這種隻會說話的人。